近年來,代餐和輕食在全球范圍內發展迅速,在我國也日益流行。代餐和輕食為大眾提供了一個盡可能方便地在限制能量攝入同時保障均衡營養的選項,但現有調查和研究也發現,公眾認知和科學界對代餐認知還存在很大偏差,尚有很多與代餐和輕食相關的法規和營養科學問題亟待完善和解決。
為響應健康中國2030、國民營養計劃及健康中國行動等政策需求及維持健康體重的健康需求,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2020年11月15-16日,由中營惠營養健康研究院與中國營養學會營養與保健食品分會主辦的“探索肥胖解決方案-代餐和輕食趨勢與創新大會暨膳食纖維與健康會議”在北京成功舉辦。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楊曉光教授主持了開幕式,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楊月欣教授和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馬愛國教授先后致辭。
楊月欣教授做了題為代餐食品趨勢與創新的報告,介紹了代餐食品的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并簡要介紹代餐食品與體重控制研究進展,提出代餐食品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與研究和創新方向。
劉英華教授介紹了限能量平衡膳食、間歇性斷食(含輕斷食)、高蛋白膳食、低碳膳食、生酮飲食等常見膳食模式的特點,及對超重肥胖的影響的相關研究進展。姚穎教授做了代餐在臨床中應用進展的報告,報告提出新近研究證實使用代餐輔助減重短期和長期效果均優于單純膳食控制;強化管理下使用代餐優于常規管理。中國營養學會學術交流與科技服務部部長、代餐食品標準工作組周瑾博士做了代餐食品國內外法規及科技創新的報告。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朱惠蓮教授介紹了輕食消費認知和行為研究,報告指出輕食是一種較為健康的、符合國人健康需求的進行飲食方式,也是健康膳食模式的重要補充。隨著輕食的流行,盡管人們對輕食及其健康效益有一定的了解,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本次大會為代餐、輕食和膳食纖維的創新、應用與發展搭建了獨特而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來自不同領域的與會者進行了深入而客觀的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啟發了研究思路及創新機會!會議得到與會代表的高度評價。
(摘自:中國營養學會)